Highlight

  1. 2020.8-2020.9 通过应用商店和微博收集用户反馈 121 条。经清洗分类得到 bug 14个,优化需求 64 个,新需求 30 个。
  2. 分析筛选 30 个新需求,最终整理为 17 个产品需求进入需求池。
  3. 经优先级排序,本次优化目标为:长按屏幕倍速播放。

一、需求收集

通常需求反馈通道由公司内部和外部组成,由于非 B 站内部人员,本次需求收集仅面对公司外部 B 站用户在各渠道的反馈,主要关注以下渠道:

  1. 七麦网 Apple App Store 和安卓各应用商店(华为、VIVO、OPPO、魅族)中用户在2020.8.19-2020.9.19的最新评分与评价

  2. 微博用户对B站的吐槽

    本次共收集有效用户反馈121条,截图如下。

  3. 需求整理与分析
    收集完用户反馈后,需对反馈汇总整理,分析筛选后的用户需求,得出用户的诉求并转换为产品需求,判定优先级最后进入需求池。
    删除重复需求后剩余104条用户需求,分类得到Bug修复需求14个,优化需求64个,新需求30个。

下一步需要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,明确用户的诉求并转换为产品需求。本次仅分析用户提出的30个新需求。其中包含不同终端的用户反馈,平板端、pc端用户需求暂不做分析。经筛选,共有17个需求可以在优先级排序后进入需求池。

优先级排序终究是产品经理基于经验的主观决定,但量化能最大程度保证排序的合理性。排序的两大指标是需求价值和需求成本,需求价值的计算需要纳入用户价值、公司价值等进行考量,需求成本则要考虑开发周期、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等。其他常见的确定需求优先级的方法还有:KANO模型、四象限法则、时间评估与性价比等等,可以按照实际需求纳入优先级排序指标。我们将这些模型纳入量化指标中:

用户价值中的需求层次按照KANO模型给予3至-1的得分,而公司价值各项指标则被赋予不同权重和分数,权重值为1-5,分数范围为1-10,最后计算出需求价值和成本,按优先级进入需求池,如图所示:

需求池字段要给根据公司、产品类型及产品经理工作习惯调整。本次需求池包含的字段如下:

接下来会选取优先级别最高的需求“长按屏幕倍速播放”进行产品优化迭代。为了对功能有更多理解,本项目下一步将针对常用视频app爱奇艺、优酷、腾讯视频的长按倍速功能做竞品分析报告。